中简科技:国内航天航空碳纤维产品唯一稳定供应商

  新闻资讯     |      2023-10-27 16:22

  中简科技:国内航天航空碳纤维产品唯一稳定供应商电子化、信息化不仅在传统、民用领域快速扩张,在军用领域也是军工信息化的重中之重,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一些细分材料领域的龙头公司也纷纷上市,今天就来看一家:中简科技(300777)。

  中简科技,前身为成立于2008年4月的中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具备高强型ZT7系列(高于T700级)、ZT8系列(T800 级)、ZT9系列(T1000/T1100级)和高模型ZM40J(M40J级)石墨纤维工程产业化能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研发、并已成为国内航空航天领域 ZT7 系列碳纤维产品的唯一批量稳定供应商。

  2010年8月,建成一条150吨/年(12K)或50吨/年(3K)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月,制备出符合航空航天指标要求的T700级碳纤维产品,标志公司生产工艺已全线系列碳纤维稳定生产。

  2015年8月,研制成功ZT9系列(T1000/T1100级别)高强中模型碳纤维。2017年,进行T1100碳纤维技术开发。

  公司ZT7系列产品生产工艺实现自主开发,生产设备98%为自主设计,关键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生产所用关键原辅料均为国内配套或自制;核心控制系统采用国产化DCS自动系统。

  公司技术团队完全掌握了设计、工艺、控制综合等碳纤维制造核心技术,践行了国家对航空航天领域关键材料必须自主保障的要求,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领域的领先者。

  实际控制人杨永岗为公司董事长,温月芳为公司董事、总经理、总工程师,二人均为国内碳纤维行业领军人物,杨永岗曾为科技部863主题专家组成员,亦是公司主要研发人员。杨永岗师从煤化所贺福教授,贺福教授毕生致力于碳纤维的研究工作,是我国碳纤维领域的奠基者之一,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及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主编了早期我国碳纤维领域的三本奠基式的教科书(《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科学出版社,1995;《碳纤维的性质,制造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1984;《碳纤维及其应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为我国碳纤维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公司目前已形成了一支人员长期稳定、研发理念先进且具备工程化实施能力的研发团队,先后获得科技部航空高性能碳纤维创新团队和江苏省双创团队称号,为未来研发更高级别碳纤维打下深厚的技术和工程产业化基础。

  公司客户主要为国内大型航空航天集团,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型号产品,较小部分销售给其他军工企业集团、民营复合材料公司及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客户集中度高。2016-2019年向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99%、99.96%、99.99%、98.85%,其中向第一大客户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8.71%、82.20%、96.26%、76.06%,向第二大客户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8.14%、17.39%、5.27%、11.05%。

  2020年5月13日公告,与客户A签订《产品订货合同》及对应的《订购合同监管协议》,合同标的为碳纤维、碳纤维织物;合同金额2.65亿元,占公司2019营收的112.88%,履行期限为自签订日起12个月。

  据2019年报,公司与主要客户签订金额为3.44亿元的《产品订货合同》,年内公司实际履行订2.24 亿元,占订单总量的65.15%,其余1.2亿元订单正在履行。

  2015至2019年,营业收入从1.36亿增加至2.34亿,年均复合增速11.47%;归母净利润从 0.47亿增长至1.37亿,年均复合增速23.89%。毛利率和净利率较高,2017年以来保持在70%以上,2019年突破80%;净利率2017年以来保持在50%以上,2018、2019年稳定在55%以上。

  公司毛利率近年来持续提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产品销量随军品订单持续增长稳定增加,摊薄产品成本;(2)上游主要原材料丙烯腈的采购单价于2014-2019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17年有所上升);(3)公司前期通过持续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利润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技术溢价。

  2019年向国内航空航天领域客户供货稳定,实现营业收入2.34亿元,同比增长10.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13.36%;毛利率为82.35%,较上年增长2.74个百分点。受益于公司碳纤维产品产销量提升及单位成本下降,公司收入及利润端业绩均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碳纤维(CarbonFiber,简称 CF)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其外形呈纤维状、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由于其石墨微晶结构沿纤维轴择优取向,因此沿纤维轴方向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术器材的优良材料。碳纤维力学性能十分优秀,其轴向强度和模量高,密度低、比性能高,无蠕变。与传统材料钢相比,其密度不到钢的1/4,强度是钢的5-7倍,拉伸模量也仅略低于钢,而高于其他合金材料。

  除了优秀的力学性能外,碳纤维的化学性能同样优良,碳纤维非氧化环境下耐超高温,耐疲劳性好,比热及导电性介于非金属和金属之间,热膨胀系数小且具有各向异性,耐腐蚀性好,X射线透过性好,电磁屏蔽性好。碳纤维的耐酸性较好,对酸呈惰性,能耐浓盐酸、磷酸、硫酸等腐蚀,此外还耐油、抗辐射、抗放射,具有吸收有毒气体和使中子减速等特性。

  根据赛奥碳纤维测算,2018全球碳纤维需求总量约为9.26万吨,同比增长约10%;全球碳纤维的市场规模为25.71 亿美元,同比增长9.7%。

  中国2018年碳纤维的总需求为3.1万吨,对比2017 年的2.3万吨,同比增长了32%。国内碳纤维市场规模约为7.11亿美元,同比增长25.1%。预计到2020年,中国碳纤维需求量可达3.9万吨。

  2018年,全球碳纤维理论产能为15.48万吨,较2017年同比增长11.4%。碳纤维全球供应商基本为美日企业垄断,其中日本东丽为行业龙头,东丽及其子公司卓尔泰克无论是产能还是产品质量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另外,美国赫氏作为美用碳纤维的主要供应商,其产品质量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德国的SGL公司依靠德国强大的工业体系也在全球碳纤维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等。从2018年国产碳纤维企业的理论产能上看,中复神鹰理论产能为全国第一,为6000吨;江苏恒神紧随其后,其理论产能为4650吨,光威复材、中简科技的理论产能分别为3100吨和1250吨。另外,我国部分碳纤维企业已实现 T700 级、T800 级高性能碳纤维技术,可大批量生产高性能碳纤维产品。

  中简科技2019年产能100吨(3K),实际产量90.61吨,产能利用率90.61%,实际销量79.86 吨乐鱼APP体育官方正版下载,产销率88.14%,高于国内平均水平,销量/运行产能比值79.86%,远超国内平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由于T1000 级和 T1100级碳纤维各项技术参数全面超越T700级和T800级碳纤维,具有较高技术难度,世界范围内实现 T1000 级和 T1100 级碳纤维工业化生产和市场销售的企业主要有日本东丽和美国赫氏,国内各领域对 T1000 级和 T1100级碳纤维市场需求尚未进入大批量应用阶段。

  此次千吨线建成后,中简科技新增ZT7级碳纤维生产能力 1000 吨/年(12K),进一步提升公司高性能碳纤维产品的产能和工艺水平,同时也有望为公司未来工业化生产 ZT8 系列(T800 级)和 ZT9 系列(T1000/T1100 级)碳纤维打下产能基础。

  综合来看,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是未来5-10年板块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我国先进军机列装需求旺盛,碳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军机渗透率显著提升。预计我机碳纤维复合材料仍处于高速成长的初期,市场需求及规模效应带来的盈利能力提升均有较大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