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察]聚焦中国物流顽症:智能物流有多远?(20110519)

  新闻资讯     |      2023-12-18 03:58

  今日观察]聚焦中国物流顽症:智能物流有多远?(20110519)解说:最大零售商沃尔玛善打低价策略,是什么使它成为了低成为战车?智能物流技术对于它到底意味着什么?《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史小诺):欢迎收看今天的《今日观察》,今天我们继续一起来聚焦《物流顽症》。为什么同样一件中国制造的衬衫,在中国的商店要卖到上千块钱,在美国的大型零售超市,就只卖几十美元?为什么在中国,生鲜蔬菜的损耗率高达30%?而在外国它的浪费率只有3%左右。美国的零售企业靠什么来降低成本?他们的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物流业最前沿的发展是什么?未来的物流将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将会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同时,欢迎大家也登陆来参与我们的节目,请关注新浪网物流行业集体微博。

  今天的评论员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和中国社科院的何帆。首先一起来到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沃尔马公司去看一下。

  解说:沃尔玛,全世界最大的零售商,在刚刚结束的世界五百强排名中,再次以4218亿美元的巨额销售收入排名第一。

  “永远低价”是沃尔玛提出的响亮口号。然而,最近记者在深圳采访时发现,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沃尔玛的低价优势不如在美国那么明显。

  解说:在北京,记者在5月1号到5月9号期间,随机对比了沃尔玛、美廉美和三家超市的27种同样规格的商品,发现有20种商品沃尔玛的价格高于其他两家。比如,2.5升可乐,沃尔玛为5.8元,美廉美为4.95元,为5.7元,其中三种价格持平,四种低于另外两家。比如蓝月亮洗衣液2公斤装,沃尔玛32.8元,美廉美34.2元,33.8元。

  自从1996年沃尔玛进入中国以后,15年时间,它在中国开设了279家各类门店,但却并没有大规模应用卫星定位,射频识别码等在美国已经非常流行的先进物流技术。

  而在美国,沃尔玛有各种规模的店面4304家,1987年沃尔玛25周年的时候,在美国已经开了1198家店面,为此,他们发射了美国第一颗私人商业卫星,采集全美众多供应商和门店的销售信息,从而实现物流的动态掌握。沃尔玛曾经在2005年要求前100家供应商必须在出厂的商品上粘贴射频识别条码,也就是常说的RFID码,通常使用的条形码需要用机器读写才能识别,但是射频识别码自身含有芯片,可以自己发射信息,让沃尔玛在运输、收获、上架的全部流程中,都知道每一个商品的位置,什么时候需要补充货品,在自动分解线上哪些东西要被机器手臂推出分解,贴上智能标签,沃尔玛的货物管理就变得非常高效。

  沃尔玛负责库存管理的经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类似RFID这样的技术,未来可能会被引入到中国,但是目前成本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许明仁(沃尔玛中国库存管理高级总监):技术总是一种平衡,根据我们所处的市场环境,对比我们实际的成本是什么,所以在技术投资,资本投资和人力投资之间,我们总是会找到一个点,来平衡我们整个的系统。

  主持人:我们也是了解到沃尔玛公司一直是以来推行它的低价策略,同时我们又了解到它的全球采购中心,其实是在中国,但是为什么在中国它没有能够很好地体现它的这个价格优势?它在美国是怎样推行它的这个低价价格战略的?请两位为我们梳理一下。

  戴定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沃尔玛的物流配送体系是非常严格,非常科学的。在美国的经验,它是方圆500公里范围内会配一个配送中心,覆盖的门店大约120个左右,这样一种高度集中、管理和配送方式是它的一个经验。另外一个,就是它采用高科技的信息化技术,比如说,它有自己的卫星系统,通过这个卫星,它可以每一个小时汇总一遍全球的它的门店的数据。曾经有这样的一个案例,在夏天季节温度变化很快的时候,它可以根据全球门店的西瓜销售的信息资料,每一个小时去调一次价格,那么来适应市场的变化扩大它的销售,这是它管理水平这种精细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

  戴定一:这个卫星系统是它自己发射的,然后它通过它大概花了4亿美元去发射一颗自己专用的通讯卫星,这样来保证它的信息流畅,它的这种管理精细化。

  何帆:就是卖卫生纸和牙膏的,但是其实它用了一些新经济的东西,一些信息技术在里头,所以到最后的话,它就完成了一个,就是它把所有的信息都拿在自己的手里头,所谓“信息为王”,所以它就变成了一个“霸王”了。比如沃尔玛它有很多很奇怪的雇员,它雇佣了很多统计学家。

  何帆:对,它还雇佣了很多气象学家,那为什么呢?因为它的信息很多,所以它的统计学家就来分析这些信息,最后能够得到很多有趣的这个一些结论。比如说他们发现在这个暴风雨来临的时候,人们会喝更多的啤酒,会玩那个,买更多的那个不插电的玩具,所以他的气象学家预报,说暴风雨来了,然后沃尔玛的销售主管就会打电话,给生产啤酒的企业,说你得给我加班加点生产啤酒,所以到最后,你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为谁生产?

  何帆:都是它说了算的。为什么说我们讲到沃尔玛在中国其实并没有带来这个价格非常的低,因为你在中国看到的沃尔玛跟在美国的沃尔玛不一样,它在美国真的是一个零售企业,但是在中国它最主要做的事情是要来采购,所以中国这些企业,因为中国最大的优势是劳动力比较廉价。

  何帆:所以我们现在来讲中国变成了一个世界工厂,在我们辛辛苦苦生产这么多的产品,到最后发现都是给沃尔玛生产的,这个Made in China到最后,辛苦到最后大家忽然会发现,其实就是Made for Wal—Mart。

  主持人:那我想了解一下,就是说如果是它的全球采购中心是在中国的话,有没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说同样就像我们开场词所说到的,在美国的衬衫同样中国制造,它几十美元,在中国为什么是上千人民币?这怎么讲?

  何帆:中国有很多产品卖到美国的价钱比卖到中国还要便宜,这个里头就是因为中国包括物流在内有很多为生产者服务的服务业,这个没有跟上。你比如说如果是它卖到国外的话,它很容易啊,一个是我生产衬衫的这个企业,我都不需要去这个铺销售的网络,我直接从沃尔玛拿到一个大的订单就行,所以我们最后有很多中国的出口企业都变懒了,连广交会都不愿意去了,因为只要拿到这个订单乐鱼APP下载,五六条生产线可能马上就要开工了。那么另外你做这个物流,做这些配送,都有这些沃尔玛这些UPS为你提供服务。

  主持人:那就像两位所说的那样,我们记者同时也是调查发现,不仅仅是沃尔玛,因为沃尔玛在中国目前也没有有效的实现它的低价策略,那么包括其他的所有的中国超市,可能也都没有应用到这么先进的物流的技术,那么现在中国各家公司它的物流的现状是怎么样的呢?我们通过一个片子来一起进行了解。

  传统的蔬菜分拣过程中,第一步要统一卸下来收货、称重,给供应商结帐,第二步分拣中心根据市内超市门店的需要再称一次,然后用插车把菜运到一个叫做码头的地方等待发往门店。这个工作流程需要对每一个批次的蔬菜搬运两次,称量两次,导致蔬菜备受折腾。

  2010年6月,物美借助一项企业信息管理技术,变换了一种工作思路,他们在门店加装了分析顾客购买习惯的软件,随时统计蔬菜的需求量,推测出采购量,给供应商和分拣中心同时下订单,分拣中心拿到各个门店的订单后,只需要按照每个超市的订货量在电子秤上称量一次,然后打印订单标签,根据标签把蔬菜运往门店码头,就完成了全部分拣工作,给供应商的货款随着分拣结束也就同步统计出来了。

  秦娟(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供应链经理):以前我们肯定要卸货、称重、入库以后我们才能分配到门店,现在我们通过SAP系统直接看到我们门店的订单,在我们的生鲜工作台上,直接边卸边分拨到门店订单,这样就减少一次称重,大大减少了损耗,而且提高了时间。基本上我们的员工能提前两个小时下班,在同等量的情况下。

  解说:在另外一家拥有50多名司机的中型运输公司,我们也发现,传统的调度搁架上已经落满尘土,改放了杂物,车队的负责人则坐在电脑前通过上网监控他发出去的车辆。

  刘树德(上海佳吉快运公司北京分公司车辆调度):如果我要查一下59912车辆的信息,车辆在哪里,显示出来了,在北纬路附近,时速多少,如果是附近有提货往各地拉货的,可以打电话直接和司机联系,或者业务员,大大节省时间。

  解说:由于有专业的信息公司通过网络整合物流信息,提供配对服务,运输公司收到订单后,只需要把订单输入电脑结合地图,把一个区域里的送货任务集中发给一名司机,就完成了全部调度工作,再也不用手工填写调度单了,电脑还能按照最近距离,最省油模式,给司机精确算出最佳路线,不但省了调度的算计,也让司机不用在路上空跑。

  刘先生:有什么好处,公司知道你什么时间回来,把货给你调整好,装上车,你能多跑一趟。以前跑四趟,从北京到呼和浩特,现在安GPS之后,能跑五趟,对司机来讲效益高一点。

  主持人:那我想请问两位,毕竟这些小的改进可以说作为物流公司企业来说,也是天天在思考的问题,应该从哪些角度?从哪些点?从哪些途径来进行更好地突破?能够让我们的物流环节能够更加紧缩一点?同时让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实惠?

  戴定一:它在这个过程中又加上很多的技术措施,使得它的这个流程从最初的销售开始就有基于信息的一种决策方案,这个方案发到了采购中心,由采购形成了方案,然后再由采购方案发给物流中心,形成物流的方案,这些方案最后反馈到企业内部的ERB,形成每个工种的作业方案。

  戴定一:除了要大力发展物美这样的专业物流之外,我们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工作,就是整合那些基础性的,通用性的服务,那么各地都会有一些信息公司在整合当地的分散的车辆信息或者是货源信息来给他们提供配对的服务。总的来讲,我们物流一是要做专,二是要做大。做专,主要指的是流程要尽量专业化;做大,主要是公共服务体系,基础的服务体系要建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网络。

  何帆:要在中国发展物流业,不仅要靠小的创新,而且还要靠营造大的系统,尽管在过去这些年我们看到发展的速度很快,但是实际上,它面临一个要转型,就我们过去的物流和仓储它还是一个粗放型的,它就是一个苦力工厂,一个苦力公司,它是靠这个卖力气,然后把东西从一个地方运到另外一个地方,那我们现在其实看到这样的粗放型的这个发展越来越艰难了。我刚从宁波回来,宁波一个老板就跟我说,原来跑运输,大概拉两千个柜子能够赚的利润,现在得拉一万个柜子,还不一定能够赚得回来,因为各种成本现在都在上升。

  何帆:而且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我们现在要学习沃尔玛,就真正做一个物流企业,那么这个物流企业实际上背后就是说你如何能够用现代的技术把信息整合,然后才能够称王称霸。整体我们把这些行业叫作为生产者服务的服务业,只有把这个为生产者服务的服务业能够把它做好,中国的制造业才能够真正升级换代。

  主持人:那在采访当中我们记者也是遇到一位干物流的人,他已经干了10年了,但是他对中国的物流非常有信心,他说他相信在未来不久的将来,中国会用上最先进的这个物流的技术,同时最好的物流技术也会在中国产生。稍候我们回来继续和两位评论员进行讨论。

  解说:智能物流带来巨大好处,它能否改造中国的物流业?我们又该怎样追赶这股新潮流?《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我们知道在100年前,火车改变了我们货物运输的一个传奇,同时我记得我在中学上英语课的时候,当时是说今后在家里就可以,在家里就可以购物,当时觉得很不可思议,确实是这样,20年前互联网改变了运输的,这样信息的运输,这些都是切切实实改变了我们的具体的生活,那么在未来的生活当中,我们怎样来进行购物?我们在超市的环境将会是怎样的?接下来通过一个片子来感受一下。

  解说:这里是德国杜塞尔多夫,世界第三大零售商麦德龙在这里开起了一家“未来商店”。在这里没有多少导购员,想买东西可爱的导购机器人会把你带到货架旁,在网站上看上了一款红酒,在家用手机记录下红酒的条形码扫描,到超市后直接使用手机扫描条码,然后到旁边的自动收款机前用你的手机结帐,一次轻松便捷的购物就完成了。

  在“未来商店”,每条鱼,每块肉产自哪里?都能够被追踪到。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新型条码可以从生产到流通全程监控产品。可口可乐、IBM等90多家世界供应商和UPS等物流公司在这里已经一起联合开发测试了三年,提供了一个“未来智能物流”的样本,用机器人来代替人识别商品,射频识别技术能让商品自主发射信号,在结合强大数据库和后台软件系统,智能物流的框架就实现了。

  零售商提出智能物流,直接原因是要降低不断增加的物流成本。一般来说,物流成本占整个商品价格的10%左右,有些食品行业甚至达到了20%或者30%,但是采用智能物流系统调度后,配送成本有可能降到商品价格的5%以内。

  1995年,比尔盖茨在他的《未来之路》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就是把所有物和互联网都连接在一起,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国际电信联盟随后将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等列入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2009年1月28日,美国IBM公司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抛出了全新的概念“智慧地球”。计划将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建筑、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形成物物相连,然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其整合,实现社会与物理世界融合,这一概念很快成为美国国家战略的一个部分,并被物流系统借用,催生出了“智能物流”的概念。

  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在无锡提出了“感知中国”的理念,表示中国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也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主持人:刚才看了这个片子我们确实觉得智能物流确实能给大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智能物流具体能给我们的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哪些具体的好处?我们想听两位评论员帮我们梳理一下,同时怎样更好地,能够尽快地达到这一步?

  何帆:我们现在要发展这个物联网、智能物流,我们现在要把物体跟原来的互联网真正把它连接上,连接上了之后,这些物就能够开口说话了,就变得有智能了。我看过国际电信联盟的一个报告,给我们描述未来的智能物流到底是什么样子,看那个感觉跟我这个30年前看《小灵通漫游未来》差不多一样,就很像科学幻想。

  何帆:对啊,你比如说这个,如果你司机这个,开车的这个司机误操作了,到时候这个车子会提醒你,然后比如说你忘了带手机了,你的公文包会提醒你,记住把这个手机带上,比如说这个仓库里头以后就没人了,货车司机自己进去之后然后把货卸了,然后这个可能就有一些在这个电脑屏幕前面监视的这些人,里面就没有人了,整个全部都是这个自动化管理,但听起来好像离我们很远,其实在我们身边就已经有这些例子了。你比如说在上海世博会,它就用了一些这种智能物流的概念,然后实际上就解决这个交通信息,交通拥挤的问题,如何疏导交通,就已经开始在做了。

  为什么说我们未来这个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很多呢?我觉得有几个条件。一个就是我们技术现在其实是蛮先进的,就在这个智能物流一个关键的技术,就在传感网在这个方面,中国现在已经走在这个世界的这个技术前沿。还有一个最关键的是中国的市场非常的广阔,因为根据一个经验调查,物体流动之后,它这个量是人流,物流是人流的30倍,那你想想未来将会是个多么广阔的一个市场,这至少是一个万亿级的一个市场,所以这个我想对未来提升中国的经济是非常关键的。

  戴定一:智能物流应该说是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我想至少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物流成本大大降低,因为物流最终是要解决成本问题。

  戴定一:第二,它会给我们的服务带来很多新的提升,因为物流除了解决成本问题以外,还会有很多比如说速度、差错率、安全性、以及可跟踪等等等等,比如说欧洲会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相关的法律要求所有的家电生产企业必须加装RFID,因为所有的产品最终的回收一定要有生产厂去负责。

  戴定一:对,这个身份的识别对家电来讲是一个法律要求。那么一旦这个产品加装了RFID以后物流商也可以去用,这样就提高了物流的智能管理过程,所以在很多环节上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一些物流以外的一些需求来促使这些智能化的,信息化的管理。

  主持人:刚才听了两位评论员的说法我觉得至少是颠覆了我自己对物流这个概念的一些含义的理解,同时物流这样一个词在我们眼中,在我们心中也是更加的丰满起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欧洲物流协会的主席他对于中国提高物流效率方面会有怎样的建议?一起来听。

  阿方索安东尼(欧洲物流协会主席):实际上从全世界平均的物流成本来讲,在工业或者说制造业企业中,一般是7%,对于流通企业比如零售商,全球平均物流成本大约是15%,在中国货物平均物流成本在20%左右,中国的物流经理们的预期是,在未来几年,中国的物流基础设施还有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2015年到2016年甚至可能出现激烈竞争的局面,这对于降低物流成本是非常有帮助的。

  主持人:通过我们前面做的一系列关于物流方面的节目,我们可以发现物流不畅肯定会降低效率,确实是会提高成本。那么我们听了两位评论员的说法,其实我们对未来的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还是非常的有信心,在节目的最后我们想请两位为我们描述一下时间表,其实按两位的说法,其实我们现在跟这个世界一流的物流企业的距离已经是很近很近了,在未来怎样才能把这个效率提的更高?然后在同样一个轨道上运行?

  何帆:但是我们的前景是非常地广阔,所以我们讲这个在物流业里头,大家讲到的最后1公里是非常关键,其实要发展智能物流,走好开头的第一步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它必须要一开始的时候规模就上去了,否则的话你成本降不下来,大家就不愿意用,为什么有些很好的,其实有些比较成熟的技术,就是刚刚戴老师介绍过的RFID,在中国很多超市它还不愿意用。

  何帆:因为它就嫌这个成本贵嘛,它连贴个标签它都嫌这个贵。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就是首先要把这个规模要做起来,这就需要政府的一些政策的支持。

  何帆:那么另外在走好第一步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就是不能自己把自己的腿绊上,所以各个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就是广电部门、电信部门、交通部门都要通力合作,必须意识到这是我们只争朝夕的一件事情,这个时机如果抓到的话,我们就真的为未来的中国经济培养出来了一个新兴的支柱产业。

  戴定一:其实中国的物流发展是一个非常快速的这样一个领域,那么预计在未来我们会有一个快速的增长,但是仍然不能够从总体上说去追赶发达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在物流信息化……